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,以畜牧为生计。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,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。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,加以搅拌,数日后便乳脂分离,发酵成酒。随着科学的发达,生活的繁荣,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,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,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。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。
采用传统工艺加工生产的肉干,由于其风味独特、营养丰富、储存期较长,居家旅行携带方便,是各族人们都喜爱的肉类方便食品。
肉干:以畜禽瘦肉(多半为猪肉、牛肉)为原料,经修割、预煮切丁(片、条),调味、复煮、收汤、干燥等先熟加工再成型干燥,或先成型干燥再经熟加工制成的熟的肉干制品。
奶酪,俗称“酪蛋子”。将分离出酥油的酸奶,经微火煮熬后装入布袋,挤出酸水,成碎块状晾干即为奶酪,质硬而酸甜,是蒙古族民众喜爱的奶食品之一。大多都在行囊中放几块奶酪,以防不测,备以充饥解渴。
哈达饼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(昭乌达草原)的传统著名小吃。 产地:中国内蒙古。哈达饼原产于乌兰哈达地区,故名。“乌兰哈达”意为赤山或红山,即现在的内蒙古赤峰市。
蒙古族馅饼是一种风味面食,据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。最早是以当地特产的荞麦面制皮,牛羊猪肉为馅,采用干烙水烹的方法制成。蒙古馅饼是明朝末年,蒙古族蒙郭勒津部落定居辽宁阜新地区后创制的。
手抓羊肉是我国西北蒙古、藏、回、哈萨克、维吾尔等民族喜爱的传统食物,手抓羊肉,相传有近千年的历史,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。
内蒙古自治区,通称内蒙古,简称“蒙”。首府呼和浩特市。内蒙古横跨中国东北、华北、西北三大地区,接邻八个省区,是中国邻省较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。
蒙古族人的传统饮食比较粗犷,以羊肉、奶、野菜及面食为主要原料。烹调方法相对比较简单,以烤最为著名。崇尚丰满实在,注重原料的本味。
传统食品分为白食和红食两种。白食蒙古语叫查干伊德,是牛、马、羊、骆驼的奶制品。红食蒙古语叫乌兰伊德,即牛、羊等牲畜的肉制品。白食是蒙古族的敬客食品,按照蒙古族的习惯,白色表示纯洁、吉祥、崇高,因此白食是蒙古人待客的最高礼遇。
八珍熟食配方:
党参10克,人参10克,枸杞8克,香砂10克,草果6克,草寇8克,白芷10克,香茅草3克,当归5克,良姜6克,山奈2克,肉蔻10克
调色:红曲米水,栀子,炒糖色,老抽
清香料:大葱500克,胡萝卜150克,尖椒150克,鲜姜400克,香菜150克,老芹菜200克
做法:香料熬水30斤,熬成香料水15斤加30斤猪骨汤,和在一起烧开即可使用。可以煮猪蹄、耳朵、尾巴、牛肉、鸡、鸭等等。
操作注意事项:
1.在实际操作中要正确掌握调味料、香料以及所卤原料的特性。
2.掌握好卤水、香料的卤制原料的大致比例。
3.香料袋包扎好 后,应用开水浸泡半小时再使用,以减去部分药香味。
4.注意糖色用量,根据原料特性糖色应分次加入,以保持卤制品呈现金黄色为宜,以避免汤汁上色过重等问题。
5.熬制原汤应用鸡骨架和猪棒子骨,火候不能过急,以免汤汁过浓。
6.应根据原料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香料袋,以保持持续的香味。
7.正确掌握香料水溶后各种香味易挥发与不易挥发之差异,及时准确的补充所需香料。
8.卤汁中香料只能产生香料的香味,随时注意卤水中的咸味(基础味)。
9.卤汁在沸腾时产生蒸汽会使卤水逐渐减少,需要及时补充的卤汁水分,谨记在卤制前加入足够的备用高汤,以保证卤制的原料能够保持其咸味正、醇厚、香浓的特色。